
9月7日,以“兩岸升明月 中秋話農情”為主題的京臺兩岸連線美麗鄉村專場農業交流會在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和高雄市永安區永華社區兩地舉行,兩岸同胞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敘鄉情、話農業、謀福祉,一起歡慶中秋佳節。

活動首先播放了昌平區和高雄市兩地美麗鄉村宣傳片,美麗鄉村建設讓村莊更美,農民更富,也讓農業發展有了更多延展。昌平會場所在地是昌平區美麗鄉村的典范之一——仙人洞村。活動中,仙人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立英通過訪談形式向昌平和高雄兩地介紹了仙人洞村悠久的歷史和傳說,村周邊的資源稟賦和農副產品,村容村貌的大變樣以及素食宴、民宿、菊花種植等相關內容,讓兩岸民眾更加了解仙人洞村的發展歷程以及農業特色。永華社區原本是簡陋老舊的漁村,當地漁民除了靠打魚為生,也種植甘蔗,農漁產業兼顧成就了繁榮社區。永華社區理事長黃婧瑜圍繞社區營造方面介紹了永華社區營造經驗。

揉皮、包餡、壓模……在手工月餅制作環節,京臺兩岸現場制作了月餅,不一會兒一盤盤晶瑩剔透的月餅就做好了。現場互動不斷,其樂融融,京臺一同合唱《我們都是一家人》成為全場高潮,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精神永遠不變。在近三個小時的活動中,北京、高雄兩岸觀眾熱情互致問候,交流會還圍繞“京臺兩岸中秋佳節喜聞樂見的民風、民情、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進行了線上線下互動交流,通過互動參與實現了兩岸民眾情感融合。

近年來,昌平區聚焦生態、休閑和會展農業,突出科技賦能,持續做強“一花三果”品牌,不斷提高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此次活動以美麗鄉村農業交流為主題,以持續打造京臺基層交流基地為抓手,開展交流分享、結對共建、互動互助、情感溝通等,不斷深化京臺兩岸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升華京臺兩岸交流的情感溫度。在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會等兩地相關部門的推動下,京臺兩岸農業合作發展迅速。仙人洞村與永華社區在活動中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結成了友好社區,在日后一同促進美麗鄉村的發展建設。

活動由昌平區海外聯誼會、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會主辦,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高雄市永安區永華社區發展協會承辦。北京市臺辦副主任李長遠,昌平區委常委、統戰部長馬紅萍,區臺辦、區農業農村局、十三陵鎮有關領導和村民代表50余位,高雄市永安區永華社區居民代表100余位參加活動。(昌平區臺辦供稿)


打印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