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安苑北里19號樓地下二層,是一個普通的人防地下室,但順著臺階往下走,顛覆性的視覺沖擊感迎面而來,與其他地下室相比,這里干爽、明亮、空氣清新,既舒適又新潮,這就是“地瓜社區”。
6月19日,駐京臺灣媒體《旺報》、《聯合報》、TVBS電視臺、東森電視臺、中天新聞、年代電視臺、三立電視臺的記者一行13人來到朝陽區亞運村街道,對地瓜社區進行采訪,參觀地下空間資源利用,感受560平方米的地下室魔幻變身。市臺辦副巡視員馬振生、市臺辦宣傳處處長孫方遒、朝陽區臺辦主任李波、亞運村街道書記麻曉暉等參加采訪和交流活動。

“地瓜社區”設計者周子書在接受臺灣媒體采訪
臺灣記者們采訪了“地瓜社區”的設計師——周子書。這是一位年輕的設計師,與其他設計師不同,他并沒有過多關注地上建筑的設計,而是將目光聚焦在地下室。周子書說,之所以叫“地瓜社區”,就是因為地瓜老少皆宜又貼近生活。地瓜長在地下,但是枝葉延展到地上,正符合他把地下室作為社區營造一部分的理念。
起初,周子書和他的團隊利用廢舊三輪車改裝成流動投票車,做了一次關于地瓜社區怎么使用的居民投票。他認為這是創建了一個媒介平臺,既能傾聽到別人的聲音,又能通過這個媒介與小區居民對話,讓他們發出自己的聲音。周子書原本以為這個小區老人居多,老年人的需求會占據主導地位,但實際調研顯示,這個小區年輕人的主張成為主流。在187位提出意見的居民中,20—40歲的居民占了75%。地瓜團隊通過調研真正發現了居民們的需求——讓居民投票,這是大家決定的社區。

周子書和他的團隊

私人影院
地瓜社區于2016年3月正式運營,560平方米的地下室被劃分成了18個功能區,包括個人免費圖書館、免費的鄰里茶吧、公共客廳等免費空間,還包括共享玩具、創享教室、臺燈書房等低價時租空間。
周子書說:“地瓜社區本身是個公益項目,但公益不等于免費,如果完全免費,居民不會珍惜,運營也無法持續。我們在社區里找到了一個最基本的商業運作模型,功能區一部分是免費的,一部分是時租,但收費很低,一年來地瓜社區已能通過時租基本覆蓋工資、水電等費用,正常運營。當然這個運營只是最基本的運營,遠談不上商業性的運營。”
慢慢,居民們發現,被改變的不僅是房間內飾與功能,還有安苑北里社區近9000名住戶的人際往來及人與社區的關聯。

朝陽區亞運村街道書記麻曉暉接受中天電視臺記者采訪
?
市臺辦宣傳處處長孫方遒(左一)、區臺辦主任李波(左二)、亞運村街道書記麻曉暉(右二)與東森電視臺記者(右一)探討“地瓜社區”營造理念

臺灣聯合報記者現場編輯新聞稿

小區居民在繪畫
臺灣記者們還采訪了亞運村街道書記麻曉暉。他認為,地瓜社區把地下室改造得說讓人震驚也好,說讓人眼前一亮也好,實際上它真正改造的是社區的鄰里關系。這種政府合作支持,社會組織運營,社區居民自我管理、主導的模式,比單由政府提供服務具有更多的優勢,它解決了政府提供服務項目類別不足的問題,也解決了地下空間管理難的尷尬。
“地瓜社區”作為社區營造項目,把社區閑置的地下室改造成居民自治的共享空間,讓居民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為鄰里提供服務,營造平等、溫暖、好玩的社區文化,給臺灣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采訪成果近期將在臺灣媒體上呈現。

年代新聞記者拍攝社區居民活動


打印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