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臺灣鹽埕發展協會一行20人來到北京東城區蘇州社區參訪。建國門街道辦事處副調研員王成及相關工作人員全程陪同。
來訪臺胞首先來到亞斯立教堂,教堂負責人介紹了亞斯立教堂的歷史、現狀及與社區合作開展特色品牌為老服務項目。鹽埕區發展協會會長介紹了臺灣教堂與社區經常開展的養老服務、親子活動,雙方互通有無,互相學習和借鑒。
參觀完教堂,參訪團走進保存完整的四合院,蘇州社區的用心準備與熱情招待,瞬間溫暖了他們。大家邊品嘗北京特色點心邊聽文化名人介紹蘇州社區歷史故事。蘇州社區書記介紹了社區特點、目前開展的工作,并指出,蘇州社區與亞斯立教堂已經服務社區老人800人次,參訪團聽后贊不絕口,并表達了向蘇州社區學習的意愿。
此外,社區將本地區刻章藝人親自篆刻的印章送給臺灣友人,并在2016年已經簽訂的交流協議書上共同印下象征著“兩岸一家親”的親情之章。最后,在一曲共同合唱的“阿里山的姑娘”中結束上午行程。
下午,來訪臺胞參觀了功能齊全的街道文體中心,與殘聯學員一起做手工串珠、與地區青年一起編織五彩福粽,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此外,他們還參觀了養老驛站、話劇社、舞蹈房、練歌房、攝影展等,并與文體中心人員親切交談。在社區博物館,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充分展現本地區文化底蘊和歷史厚度的地區元素,如智化寺、古觀景臺、名人故居、胡同文化、重大歷史事件等,增進了臺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20日,鹽埕社區參訪團來到社會組織聯合會(以下簡稱“社組聯”),重點考察社會組織發展及活動開展情況。座談會開始前,社組聯工作人員講解了北京的茶文化、特色糕點京八件及轄區古跡智化寺的故事,臺胞邊認真聽講邊品嘗京味。隨后,社組聯負責人楊倩重點介紹了社會組織的發展情況及特色品牌活動,來訪人員與社組聯共同探討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互通經驗,最后此次訪問活動在制作冰糖葫蘆中圓滿結束。
據悉,本次活動意在讓臺灣同胞領略北京的社會發展和人文歷史,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打印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