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京臺青創谷’京臺青年創業技能賽,以非遺文化為支撐點,反應熱愛家鄉的主題,吸引的不僅是職業教育的學生,更對全社會開放,希望以職業教育為原點,在全社會形成既聚集又發散的創新藍圖。”在首屆“京臺青創谷”京臺青年創業技能賽啟動儀式暨職教專家論壇上,豐臺職教中心學校校長趙愛芹如是表示。
9月29日,2022年首屆“京臺青創谷”京臺青年創業技能賽啟動儀式暨職教專家論壇在豐臺職教中心學校芳古園校區舉辦。本次活動以“同心追夢 聚力圓夢”為主題,圍繞兩岸職業教育特色和各地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開展京冀臺青年基層交流,啟動首屆“京臺青創谷”創業技能賽。

本屆比賽邀請兩岸職校學生參加,以“講述我的家鄉”為主題,在非遺技藝、視頻剪輯、繪本創作3個賽項,發揮各學校特色優勢,發揚青年學生創新創業精神,開展職業技能比賽。參加本次大賽的高三學生姬翔羽,來自豐臺職教中心學校。她們一組四人準備的參賽項目是關于茶道和香道的木雕,她希望通過自己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讓臺灣同胞看到兩岸在文化上的相融相通,同時通過交流相互取長補短,讓中華民族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綻放東方魅力。
對于本次大賽,豐臺職教中心學校芳群園校區教學副主任蘇麟表示,兩岸無論相隔多遠,相同的文化與血脈是不會變的,非遺文化傳承就是最好的見證。臺灣文創設計非常先進,無論是構思還是技巧方面都在世界前列,通過本次同臺競技,兩岸青年能夠進行深度交流切磋,對雙方的人才培養都是全面的提升。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豐臺分會會長曾廣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表示,百家爭鳴出諸子,只有通過思想碰撞,尤其是不同觀點的思想進行碰撞,才能產生新的觀點,從而推動技術更新、社會進步。本次大賽對老師而言,幫助很大。教師放眼世界,接受來自不同地方的新事物,構筑自己思想以及能力的同時,也是在為學生提供前進的方向。在職業教育方面,曾廣春同時對如何實現退休老人資源再利用進行了思考。他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的加劇,老年人也將是社會非常大的隱性資源,如何發掘這部分資源就需要職業教育發揮作用。

豐臺職教中心學校校長趙愛芹表示,豐臺職教中心學校以“塑造一雙會思考的手”為教育理念,每年為社會輸送各專業技能人才,服務在各個工作領域崗位,真正做到了職業教育對經濟的嵌入與支持。近年來,豐臺職教中心學校積極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絲路工匠”職教品牌,與雄安新區容城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開展聯合辦學。
在交流研討環節,兩岸專家在促進兩岸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臺灣職業教育發展等方面展開了密切交流,介紹了北京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建設、雄安新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經驗,在校企對接培養模式上進行了深入探討。中華職教社副總干事王松濤指出,職業教育都已成為兩岸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事業,兩岸都已通過一系列法規制度建設來保障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交流與合作是兩岸職教人的共同心聲,兩岸職業教育同仁應努力克服困難,從學術交流、師資交流和學生交流三個層面繼續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職業教育發展任重道遠,職業教育大有作為、大有可為。本次活動作為“2022年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系列活動,將繼續增進兩岸職校友誼,鞏固合作基礎,開啟學校領域京臺融合發展新篇章。

本次活動由豐臺區臺辦、豐臺區教委主辦。市臺辦一級巡視員李長遠、中華職教社副總干事王松濤等領導出席,京冀臺三地相關領導、職業學校師生、豐臺區臺胞臺商、高雄市三民區學生家長代表等70余人參與交流。高雄市私立大榮高級中學董事長李振登先生在吉隆坡為活動圓滿舉辦送上祝福。活動還舉行了京臺基層交流基地授牌儀式。
京彩臺灣


打印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