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臺灣中華兩岸世紀發展協會的邀請,2016年3月25日至3月31日,在臺盟北京市委原副主委謝正觀為團長的帶領下,“北京市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交流訪問團”一行11人,赴臺灣進行了為期7天的考察。考察團一行從北到南、由東至西環島一周,走訪了屏東縣恒春鎮衛生所、彰化縣永靖鄉衛生所、新北市板橋區衛生所,進行了實地調研,交流座談,造訪了霧峰林家,領略了臺灣風光,體會了臺灣的風土人情,一路走來,可以說收獲很多,短暫的交流,留下了永久的牽掛。
一、對臺灣的總體印象
臺灣位于祖國大陸架的東南邊緣,陸地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300萬人,擁有1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13個,人數最少的邵族目前僅有200多人。北回歸線橫穿臺灣中部,北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則為兩氣候型間的過渡氣候;全年溫度高、雨多,“冬季會下雪,夏季有臺風,隨時有地震,年年在長高”是臺灣氣候的生動寫照。
沒去臺灣以前,夢里的臺灣,那個一直被稱為寶島的地方,總以為是現代化的氣息,西方化的模樣,等真的到了臺灣,現實中的臺灣,給我的感受:有著家的味道,傳承中透著親切,這個傳承就是五千年華夏文化融入血脈。到了臺灣,大家會注意到,在臺灣,寺廟、祠堂、馬祖隨處可見,彰顯中華文化傳承。但因臺灣曾受日本長期殖民統治,加上西方文化的影響,共同熏染交織成臺灣獨特的文化氛圍,使臺灣居民有著復雜的人文情懷,既有現代工業時代的人車喧囂,也有隔海相望掩飾不住的鄉愁。
二、幾點感受
1、處處體現現代文明。走在臺灣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感受到她的干凈、整潔和有序,很少看到亂寫亂畫亂貼小廣告的現象。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到處都干干凈凈,沒有飄落的樹葉,沒有堆放的垃圾,更沒有隨意丟棄的煙蒂、果皮和紙屑。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沒有違規的車輛,見不到維護秩序的警察,縱然是很窄的兩車道的馬路上也極少看到阻塞的車輛。
2、處處體現心靈寧靜。與大陸的豪放相比,就是在熱鬧的地方當地人都是輕聲細語,少見大聲喧嘩,顯得彬彬有禮;大街上很少見低頭族、手機控。書店的書籍以古典文學、哲學歷史方面的較多,像如何炒股,如何一夜暴富、如何一夜成功出人頭地的書籍,基本看不到,少見急功近利的浮躁,足顯其精神追求和心靈的寧靜。
3、處處彰顯人文關懷。交流過程中,我們乘坐的客車,每個座位扶手上都有USB接口,便于乘客給隨身攜帶的手機等充電,省去了戶外活動無法充電的煩惱。化妝間(廁所)都提供手紙和洗手液,供游客免費使用。每個景點都設有遮陽傘、沙灘椅或坐臺,供游客免費休息。在臺期間,我們還注意到,每一幢臨街的房子一樓都建有供行人通過的廊道,且樓與樓之間相貫通,細問原因,臺灣多雨,這樣的設計,可避免行人淋雨和受太陽照射。以上細節點點滴滴彰顯人性和關懷,值得借鑒。
三、幾點啟示
(一)必須把民族的東西做大做強,把傳統的東西發揚光大。京腔京韻、水墨青花,做好自己,才能讓他人信服,因此,我們要從娃娃抓起抓好國學教育,做好傳承工作。五千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作為我們首先要學好中國文化,說好中國話,寫好中國字,只有把自己做大做強,才能真正引領世界。
(二)必須把法制化的理念落到實處。要從抓好大眾的法制素養入手,抓好國人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講規矩、講法制,做到人人心中有方圓。要從車輛亂闖紅燈抓起,從湊齊一幫人無視紅綠燈過馬路的問題掀起,從公眾場合旁若無人大聲喧嘩的小事抓起,摒棄隨意性,建立法制化,把依法治國的理念落到實處。
(三)必須努力提升市民的素質。市民素質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長期的堅守和養成。一是要加強中小學生的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和誠信教育,從小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和誠信意識。二是要大力宣傳身邊的好人好事,樹立先進典型,做好引導示范,營造人人爭當“好人”、時時處處爭做“好事”的良好氛圍。三是要加強誠信教育,提高社會各界的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企業誠信、政府誠信和個人誠信建設,營造誠信光榮、缺信可恥的大環境。
七天的交流,雖時間短暫,但情誼綿長,相信通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臺灣寶島一定會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們偉大祖國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早日到來!


打印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39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