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踏著浪花過來,我捧著赤誠相待。相聚在這青春舞臺,我們滿懷激情澎湃。”2023兩岸青年峰會近日在北京舉辦,伴著峰會主題曲《青春致敬未來》,兩岸各界青年代表300余人匯聚一堂。無論“首來族”還是“老熟人”,與會臺青紛紛表示,將充分把握時代機遇,貢獻青春力量。
吸引臺青紛至沓來
本次峰會以“攜手繪青春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由國臺辦、教育部、全國青聯、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活動包括主論壇和科教、體育、創新人才等分論壇,同時設有兩岸青年音樂嘉年華消夏晚會、潮玩“三山五園”文旅創意市集、科技成果活力展、兩岸青年體育交流營和2023京臺青年環北京騎行等。
“兩岸青年峰會持續舉辦,可以讓更多臺灣青年,特別是沒有來過大陸的年輕人,來這邊看一看。”第四次參加峰會的華燦工場董事長、臺青李偉國對記者說,在臺灣工作一段時間會遇到職場天花板,而大陸發展空間廣闊,可以很好地施展抱負。“兩岸青年互學互鑒、深化合作,能夠攜手共創雙贏。”
談及對大陸的“初印象”,許多臺青“首來族”提到“人情味”。臺灣中山大學學生劉繼嵐是第一次來大陸,“這里的每個人都非常熱情,為我提供了不少幫助”。她對記者說,作為兼容并蓄、古今共存的魅力城市,北京的街景和建筑也讓人印象深刻。“希望能與大陸青年朋友多交流,也期待未來能到大陸生活和發展”。
“不跨過這道海峽,你不會知道世界有多大。”“小包智工”聯合創始人、臺青徐韜告訴記者,臺灣市場空間有限,他在島內3次創業都不溫不火,而大陸各方面優質條件讓他站穩了腳跟。“小包智工”如今業務量月增長20%,服務超過1萬家企業客戶、10萬個靈活就業者,業務范圍已拓展至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推動兩岸交流合作
“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迅猛發展,很多青年朋友的學習和工作進入了智能化時代。兩岸青年應該共同探索新時代新知識,互相學習,更好地面向未來。相信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會讓兩岸青年才俊有用武之地,有青春出彩之時。”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前會長陳德銘說。
陳德銘說,由于工作原因,他經常與兩岸青年朋友交流,深切感到兩岸青年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在持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時候,要特別重視兩岸青年的交流合作與共同進步。
“參加此次峰會,我感受到青春活力與滿滿的正能量。”全國臺聯副會長陳云英對記者說,參加兩岸青年峰會的臺灣青年,可以親身感受大陸的發展。“如果臺灣青年愿意參與大陸現代化建設,機會是開放的,前程是遠大的,這對他們有很大的鼓勵作用”。
“希望臺灣青年不負韶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身的價值。”陳云英說,大陸始終向臺灣青年敞開懷抱,歡迎他們“登陸”發展。任何人為的阻礙,都阻擋不了臺灣青年來到大陸參觀和學習的決心。
“青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兩岸青年也是兩岸關系的未來和希望所在。”中國國民黨青年事務委員會執行長陳克威告訴記者,歡迎大陸的青年學生來到寶島臺灣,增添兩岸青年雙向交流、互動的機會,為兩岸播下更多和平的種子。也希望更多臺灣年輕朋友有機會來到大陸,通過親身感受和實體交流,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對大陸有更客觀真實的認識。
幫助臺青實現夢想
活動期間,京津冀臺辦共同簽訂《促進兩岸青年交流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框架協議》。峰會還為“全國最美家庭”“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工人先鋒號”臺青臺企獲得者頒獎。
峰會同時設置立德樹人、以文化人、體育強國、筑巢引鳳、融合發展5個篇章25項系列活動,將持續至10月底,共約1200名臺灣青年參加相關活動。
“全國最美家庭”獲獎者是由臺灣妻子、山東丈夫組成的“兩岸家庭”。丁文蘊與丈夫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就讀期間相識相戀。“在這里成家,在這里生活。后來有了兩個小可愛,很平凡,也很幸福。”丁文蘊如今和丈夫共同就職于北京協和醫院,在丈夫的鼓勵和支持下,她對扎根大陸更感到踏實。“兩個小孩雖然還是少年,但一起來參加峰會,對他們來說是開闊視野的好機會,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創新人才分論壇上,第八屆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大賽以專業化、市場化、民間化、網絡化為導向,幫助臺灣青年鏈接優質資源,實現在京創業夢想。京臺兩地將同步開啟報名,重點招募科技創新、鄉村振興、互聯網、社會企業、文化創意5個領域的項目,優勝者將獲得相應獎金,享受創業實訓、企業對接、內容推廣等后續支持服務,幫助創業項目在北京落地發展。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7月19日 第 04 版)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