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臺醫療大健康產業論壇20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和臺北兩地同步舉行。該論壇為日前開幕的第25屆京臺科技論壇專題論壇之一,兩岸專家圍繞“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醫療大健康產業融合創新”這一主題展開研討。美亞生物科技集團醫學教授、臺胞劉玫在論壇上作了主旨演講,分享了自己從事干細胞研究的經歷。
會后,劉玫在做客京彩會客廳時表示,在生物科技領域,大陸市場廣闊、科研梯隊健全,她非常鼓勵臺灣的孩子們能夠回祖國發展。以下是采訪實錄:
1、兩岸共同譜寫細胞領域新篇章
京彩臺灣:
您認為,未來兩岸在生物科技領域有哪些合作前景?
劉玫:
生物科技是一個很大的領域,臺灣有精致農業、休閑農業,甚至現在已經走上療愈農業,借著農業人腳踏實地的特點,可以來醫療一些身心靈的問題,所以我認為農業會是將來很好的合作契機點。在大健康領域,不管是細胞的工業、細胞的產業、細胞的科研,以至于將來的細胞的臨床,都可以結合兩岸的實驗室、科學家還有臨床的醫療機構,共同譜寫細胞領域的新篇章。
譬如說,我們可以去爭取新藥的研發,研究治療的新方法來攻克人類疾病。同時共創全中國人在大健康領域理想的實現和追求,這塊領域合作前景很多,很希望可以跟臺灣取得更多合作,包括制作工藝、市場經驗以及文創的結合,將來都可以綁定在生物科技領域來共謀發展。
2、鼓勵臺灣的孩子們回祖國發展
京彩臺灣:
對于想來大陸發展的醫藥衛生、生物科技領域的臺企臺青,您有什么樣的建議?
劉玫:
在這個領域,我非常鼓勵臺灣的年輕孩子們能夠回祖國來發展。第一,大陸市場廣闊;第二,大陸科研梯隊非常健全;第三,在這個領域,大陸已經跟各級的高校取得了很好的合作。
臺灣的孩子們如果過來的話,不僅在產業里可以擁有長足的、廣闊的發展,而且還會在自己的人生規劃、學習以及能力的提升上都會產生不一樣的視野、高度及成果。我非常鼓勵年輕的孩子們能夠及早加入祖國的生物科技發展的產業來。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