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可以提供產業發展壯大的基礎和平臺。我們在臺灣研發的創新技術萌芽之后,需要種到一塊更大的土地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第28屆京臺科技論壇日前舉辦京臺生物科技合作發展論壇,臺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漢中對記者說,臺灣市場空間有限,北京作為首都可以為生物科技領域的臺灣企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鄭漢中近幾年多次參加京臺科技論壇。當天上午,他在經開區參觀兩岸科創中心,了解到對臺企的支持政策,感到眼前一亮。“現在北京對前沿科技的支持比以前更多,而且很重視兩岸企業間的融合,特別是科研合作。北京對臺灣青年企業家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政策,能夠幫助大家在北京落地生根。”
聯譜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蘇經天是第一次參加京臺科技論壇,他說,大陸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能夠為臺企提供島內沒有的廣大市場。兩岸企業攜手合作,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實現更多“從0到1”“從1到100”的突破和躍升。
1993年第一家臺資企業落戶以來,經開區已有臺資企業60多家,累計投資金額近10億美元。兩岸科技創新中心2024年4月正式運營,現有89家合作企業及伙伴,接待相關參訪百余批、數千人次。
藍灣科創資本集團從事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領域創投,集團副總裁張維倫對記者說,臺企到大陸發展有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優勢,溝通成本低;大陸對臺企也有很多支持鼓勵的政策。企業在臺灣有時視野會有些局限,來到大陸時才發現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第28屆京臺科技論壇主題為“共育新質生產力 攜手融合新發展”,由北京市政府和國務院臺辦共同主辦。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