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臺經濟科技交流成果豐碩
——寫在第十四屆京臺科技論壇開幕之前
郭寧?? 李宏達

??? 2011年11月6日,第十四屆京臺科技論壇即將在京開幕,這是京臺兩地高科技產業交流互動的一件大事,為各方高度關注。
??? 京臺兩地經濟科技交流活動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的北京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每年產生的科技成果上千項,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優秀的科技成果卻無法與市場相結合,難以形成經濟效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京臺兩地科技產業界有識之士為了將北京獨特的區域優勢與創新能力和臺灣充裕的資金實力與管理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以京臺科技成果商品化交易為主題的交流合作項目應運而生。
??? 1998年9月,由北京市臺辦、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主辦的“京臺科技成果商品化研討交易會”在京舉行,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這次“科交會”僅臺灣方面就有400多位工商企業界和科技學術界代表與會,簽訂合作意向或協議68項,合同金額2.3億美元。首屆科交會充分展示了北京良好的科技成果研發優勢,大力宣傳了北京的投資環境和鼓勵臺灣同胞來京投資的優惠政策,加強了京臺兩地企業界的聯系,為京臺兩地經濟科技交流與合作構建了一個全新、穩定的模式。2001年5月,根據兩岸經濟環境和北京社會發展的需要,第四屆“科交會”被正式更名為京臺科技論壇暨京臺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并沿用至今。2005年京臺科技論壇被市委市政府列為重點交流項目之一。
??? 京臺科技論壇從無到有,由小到大,作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見證和京臺兩地經濟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推動力量,十四年來,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 從1998年至2001年的四屆京臺科技論壇,是論壇的初始期,著眼于推動京臺兩地科技成果商品化交易,以面向知識經濟為核心的首都經濟的發展,發揮彼此在經濟科技發展上的互補性,開創新世紀的京臺經濟科技合作。2002年至2008年的七屆京臺科技論壇,是論壇的成長期,圍繞奧運商機和共創產業標準這一主線,以發展京臺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為基本出發點,著眼于前瞻性和實效性交流,引領京臺經濟科技合作邁向更廣領域。2009年以后,是論壇的成熟期,緊緊抓住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新機遇,推動兩岸單向投資逐漸向雙向投資轉變,以建設北京“世界城市”為契機,開展更高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 京臺科技論壇的成功在于始終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脈搏,緊緊契合京臺兩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秉承“層次高、范圍廣、有特色、重實效”的辦會方針和“協會對接、企業互動”的辦會模式,循序漸進設立了一系列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的專業領域論壇,通過高端對話和業務研討,務實推動京臺經濟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入,取得了積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