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臺灣時事評論員介文汲在第五屆兩岸媒體人峰會交流研討環節的發言,根據錄音整理。
兩岸關系現在正面臨一個新的變局,從臺灣媒體的角度來看,這個變局最大的特征是:整體來講,臺灣的媒體受到民進黨當局愈演愈烈的掌控。
過去,媒體被稱為無冕之王,可是我們沒想到有朝一日,臺灣的主流媒體(中天)竟然會被當局關臺停播。所以我講的“越來越嚴密的掌控和打壓”,我想在臺灣媒體界大概很少有人會反對。
臺灣的媒體現在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綠色媒體,一類是非綠媒體。其中,綠色媒體人現在受到了民進黨當局的百般呵護與維持,他們變成了民進黨當局的“發聲筒”甚至政治構成的工具。這樣的大環境對非綠媒體人來講,處境非常艱苦。秉持客觀、中立、理性的非綠媒體現在正飽受當局的各種威逼及破壞,生存空間十分狹窄。此外,臺灣現在以網絡為載體的新媒體領域中,非綠媒體也受到大量由民進黨培養的“綠色水軍”的持續攻擊以及騷擾,這是當前臺灣整個媒體行業在民進黨當局控制下的生存運作環境。但臺灣非綠色的媒體和媒體人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能夠堅守中國文化的本位,能竭盡一己之力為兩岸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在此基礎上,兩岸媒體融合可以有一些具體的落腳點。除了傳統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基于兩岸共同的歷史和語言,類似傳統文化、宗教、哲學、體育、文藝等方面,兩岸媒體可以積極攜手合作,共同借此宣揚中華文化。此外,應當加強新媒體領域的合作,利用網絡渠道傳播大陸節目,同時從學校、科研院所入手加強媒體各領域從業人員合作,加強彼此的了解和聯系。
事實上,兩岸媒體對于兩岸的和平發展以及兩岸人心的動向,相較于其他不同類型的社會團隊來講,都更具有影響力。媒體不僅能夠影響,而且能夠指引方向。因此,為了促進今后兩岸的融合發展,兩岸媒體應當借助自身影響力跟指引力,從下而上來推動建構兩岸不可分割的血脈親情和兩岸不可分割的價值認同以及共同愿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四海炎黃子孫近百年來共同追求的崇高使命和目標。兩岸媒體人峰會的召開,不僅提醒了兩岸媒體界應當更密切地攜手合作,為兩岸的融合盡一份心力,更提示我們應當為兩岸當前的變局謀求妥善運營之道。宋代大儒張載曾經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也是我們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應該長期履行并且奉行不輟的神圣使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