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以“傳承、弘揚、發展”為宗旨的“首屆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在京隆重開幕。作為峰會重要板塊之一的“首屆兩岸影偶文化產業發展論壇”在通州臺湖演藝小鎮雙益發文創園舉行。

2024年是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二十年來,海峽兩岸非遺文化經常進行交流和往來,皮影戲、布袋戲都屬于傀儡戲范疇,傳承歷史悠久,影響地域廣泛。2024年以來兩岸皮影戲、布袋戲交流更加活躍,積極探索傀儡藝術跨界融合發展新模式。期間,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與北京龍在天文化傳媒合作,牽手創作皮影戲+布袋戲融合劇目。以此為契機,兩岸影偶同仁共同舉辦“首屆兩岸影偶文化產業合作發展論壇”,探索新時期兩岸偶戲藝術如何更好融合發展。

“首屆兩岸影偶文化產業發展論壇”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皮影藝術委員會指導,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和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副主任劉加民、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魏裕國為論壇致辭。活動開始前,先奉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皮影秀、布袋偶人秀。臺灣布袋戲演員帶領布袋戲粉絲秀偶人,皮影的小影迷們秀皮影,還有時尚的Coser秀,大手牽小手,文化代代傳,讓大家領略皮影和布袋偶人的美。

為了讓大家了解皮影和布袋戲,北京京西皮影傳承人、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院長王熙,臺灣布袋戲第五代傳承人、臺灣霹靂集團副董事長暨總經理黃亮勛,分別向大家介紹了皮影和布袋戲的特色。接下來,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與臺灣霹靂布袋戲合作的多媒體皮影戲+布袋戲融合創新劇目《神州之光》隆重登場,這是首次將皮影和布袋戲相融合的劇目,人、影、偶三方同臺,多維轉換,傳統影偶技藝與現代聲光電舞臺技術巧妙融合,吸引了現場家長和孩子,驚嘆聲不斷。

在《神州之光》展演后的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近20年兩岸影偶藝術發展的探索和創新成果、當前兩岸影偶藝術發展遇到困難和問題、兩岸影偶藝術合作機制的建立和發展的前景、互聯網時代影偶藝術演出市場的開拓、影偶藝術衍生產品的開發與營銷等多個重要話題展開討論,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建議。論壇由中國民協皮影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林中華主持,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副主任劉加民、臺灣霹靂集團副董事長暨總經理黃亮勛、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主任譚鐵志,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原《中國木偶皮影》雜志主編姜尚禮,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偶劇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胡萬峰,中國民協皮影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包鋒,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副所長景俊美,北京雙益發文創園董事長劉廣瑞等專家學者在論壇上發言。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皮影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林中華認為,影偶藝術一家親,“首屆兩岸影偶文化產業合作發展論壇”的舉辦,開啟了兩岸影偶藝術發展新里程,增進了兩岸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經驗交流,擴大了民間文化藝術互動和影響,對于探索新形勢下兩岸影偶藝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魏裕國認為,面向新時代,兩岸影偶藝術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探索更廣闊的產業市場,牽手創作更多、更高水平的影偶舞臺藝術作品,滿足兩岸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論壇后舉行了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與臺灣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影偶創作基地”揭牌儀式。北京市臺辦副主任張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馬文等領導,為海淀上莊、通州臺湖“京臺兩地影偶藝術協同發展創作基地”同時揭牌。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王鋒,通州區臺辦主任林鵬,臺灣大霹靂整合營銷經理陳義方,《神州之光》臺灣布袋戲劇組姚秀樺、鄭朝益、吳基福、蕭儀村,通州區臺湖鎮組織部部長鄧長富、宣傳部長肖婷婷等來自兩岸的領導、專家、學者、藝術家出席了論壇活動。會后臺湖鎮宣傳部還帶領與會專家、學者參觀了位于臺湖鎮的國家大劇院舞美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