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共話家園美。

“兩岸共話家園美”昌平·高雄基層社區環保治理云交流活動昌平會場
4月21日下午兩點,“兩岸共話家園美”昌平·高雄基層社區環保治理云交流活動,在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文化中心和高雄路竹區竹西里社區活動中心分設會場視頻連線舉辦。昌平高雄兩地專家學者、社區民眾代表、社區志愿者等100余位嘉賓相聚云端,針對生活垃圾分類、社區志愿服務、宣傳引導、低碳環保等方面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互學互鑒。

“兩岸共話家園美”昌平·高雄基層社區環保治理云交流活動昌平會場
本次“兩岸共話家園美”昌平·高雄基層社區環保治理云交流活動由北京昌平海外聯誼會,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北街道辦事處,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主辦,由昌平區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和高雄市路竹區竹西社區聯合承辦。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嘉賓有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理事劉清、孫博,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首屆國家環境特邀監察員王維平,北京昌平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曹文莉。
京臺兩地相關社區環保治理負責人、專家學者深度交流,兩岸的社區民眾代表更是滿心歡喜,積極參與其中,就社區垃圾治理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現場氛圍輕松愉快,溫馨和諧,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笑。為了突出兩岸一家親的主題,促進友好交流,活動間隙還特意設置了兩地居民耳熟能詳的歌舞節目、垃圾分類主題快板表演和云端書法合成“兩岸一家親,共話家園美”的文藝環節穿插其中。
昌平&高雄,兩岸一家人齊聚交流經驗
在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昌平和高雄兩地會場各自邀請了環保專家,社區主任代表/里長代表,居民代表、環保達人代表等齊聚一堂,以社區垃圾治理話題為契機,通過云連線+互動沙龍的方式進行這場頗具意義的對話。
本次云交流活動其實更像是一場昌平、高雄兩地親人鄰里之間的互動交流會。從高雄社區的垃圾角落改造,到昌平社區的垃圾分類監督機制,大家知無不言,共享良策。

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首屆國家環境特邀監察員王維平分享垃圾治理經驗
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首屆國家環境特邀監察員王維平從事垃圾治理工作已經37年了,他分享道:“世界上沒有不排垃圾的人,它關系著每個人對于環境的認識。我們要有正確的環境倫理和環境認知,有意識還要有行為。提高居民的環境素養,除了說教,還需要有縝密的制度。衷心地希望北京市昌平區能和高雄密切交流,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促進中華民族整體文明素養的提高。”
城市社區與近郊社區如何實現良性的互動去促進整體的居民環境意識提升?
如何動員組織社區青年群體志愿者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的?
昌平社區主任如何傳播垃圾分類理念,都有哪些形式?
……
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議題,通過主持人與己方嘉賓的交流、與對方嘉賓的實時交流,甚至嘉賓與嘉賓之間的互動交流等形式,不僅消除了兩地參會者空間的距離,更讓大家感受到了家門口近距離對話的親近感。
關鍵“小事”,多方團聚共話基層社區大愛
本次活動聯合了兩岸在地街道、社會組織代表、專家代表、社區書記代表、居民代表、在昌平生活的臺胞等。多元的與會者、生動鮮活的身份,增加了社區環保治理云交流活動的感染力。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大家卻像早已熟識的鄰居,一個個看似宏大的“議題”,悄無聲息變換為親切的家門口“小事”。多方團聚一堂,認真探討,相聊甚歡,真真正正從基層出發去探討利于民生的社區環保解決方案。
真誠是本次活動帶給眾多與會者最大的感受。垃圾分類,看似是件小事,卻涉及每一位居民日常生活、居住體驗和生活方式。從此話題切入,雙方虛心請教經驗,認真聆聽,收益頗豐。昌平地區的社區主任積極向高雄的觀眾們展現當下昌平社區環保治理的嶄新面貌,積極貫徹社會動員及多元共治。高雄方面也積極介紹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臺灣建立起的完整的垃圾分類回收機制。

兩地環保專家互動交流

昌平回天地區兩位社區主任與高雄路竹區文南里前里長對話

兩地社區居民交流垃圾分類

在昌平生活12年高雄臺胞分享兩地社區生活經驗
昌平會場觀眾李上下表示:“我是一名80后,從小就從課本上學習到寶島臺灣的各種知識,今天參加了這次活動,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臺灣的文化,臺灣的環保治理理念。也從他們的分享中感受到垃圾分類等環保理念已經普及開來,這方面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以后能多多參加這樣的兩岸活動,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另一位觀眾張春曉興奮地說道:“我對高雄的社區用啤酒瓶做成環保藝術裝置,并且還能用太陽能發電營造夜景的案例,印象特別深刻。既環保又藝術,這個做法咱們的社區可以借鑒。”
天涯若比鄰,線上連線共話家園美
本次活動除了關于垃圾治理這類社會民生議題的探討,還設置了舞蹈表演、大合唱、云端書法、快板表演、觀眾有獎問答……貼合主題的文化交流環節。尤其是云端書法合成環節,請到了兩地的書法家的代表,為本次活動共同揮毫潑墨,書寫下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一度將會場氣氛帶入高潮。

兩岸書法家書寫下共同的心愿“兩岸一家親,共話家園美”

快板表演《垃圾分類咱出把力》,通過快板的形式傳播環保治理理念

兩地會場的大合唱《明天會更好》將兩岸會場氣氛帶入高潮
本次“兩岸共話家園美”昌平·高雄基層社區環保治理云交流活動為兩地搭建了交流互動平臺,為開創京臺基層環保交流的新局面注入力量。昌平、高雄兩地的基層社區通過分享環保治理成果,探討交流各自在垃圾分類、垃圾回收、垃圾減量等方面的經驗做法,擴大了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增進了兩地基層民眾的了解。攜手相互學習借鑒、共謀綠色低碳發展。

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榮獲“京臺基層交流基地”授牌
活動前,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還榮獲了“京臺基層交流基地”授牌。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京臺基層交流基地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發揮文化魅力和窗口作用,圍繞人、貨、場,發揮文化中心聚合業態資源空間優勢,培育和常態化開展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系列主題活動,塑造品牌項目,打造更具時代特征、更具吸引力的交流平臺,有效提升昌平地區臺胞教育、交流、生活等配套設施和服務品質,吸引更多臺胞參與到地區活動和建設發展中,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并推動兩岸在文創、社區健康、社區基層治理等領域產業交流合作,推動京臺交流工作高質量發展。(作者:崔耀娜 昌平區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