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3日元宵節前夕,2023“高雄·北京特色周”在北京臺灣會館、高雄香蕉碼頭和高雄岡山如期舉行。本次交流活動繼續采用線上連線方式,雖然相隔千里之遙,但是兩岸同胞都能感受到元宵節喜慶的氣氛和濃濃的情誼。
本次高雄·北京特色周活動以“團仔圓妞鬧元宵”為主題,按照四個篇章將親情、友情、愛情、民族情進行解讀和詮釋,讓兩岸同胞在鬧元宵的過程中回顧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

活動在勁爆的廣場舞中拉開帷幕。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館的舞蹈《美麗中華》和高雄左營新上社區舞蹈團的舞蹈《熱舞寶貝舞春風》,仿佛把大家帶回到2017年。回顧當初,東城臺辦成功舉辦“兩岸攜手·舞動北京”群眾廣場舞邀請賽。在活動中,北京和高雄兩地的廣場舞愛好者同臺競技,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隔著屏幕依然能感受到情深似海的友誼和牽扯不斷的深情。

“團仔圓妞”紀錄片開啟了第二版塊兒——“熊貓快閃話親情”。2008年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在臺北正式安家。可愛的“團團”曾經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回憶,它和“圓圓”共同連接著兩岸人民的深厚情誼,見證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團仔圓妞”作為“團團”和“圓圓”的同胞,在活動現場和觀眾朋友們一同寫對聯、畫熊貓、鬧元宵。有了“團仔圓妞”的加入,為此次“高雄·北京特色周”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中華民族有著光輝燦爛的悠久歷史,文化遺產數不勝數。應寧老師帶領應寧曲藝工作室的演員們為大家帶來了專為此次活動創作的曲藝作品相聲《話說中軸》和單弦《臺灣小吃贊》。一個是北京老師帶領臺灣同學聊聊北京生命線——“中軸線”,另一個是最具北京特色的臺灣節目。可謂匠心獨運、別出心裁。高雄的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也為大家帶來了異彩紛呈的臺灣非遺人偶合一《慶元宵》。逼真的電視木偶舉手投足皆與真人一樣,會動的眼睛及嘴巴、能靈活彎曲的手腳無不叫人拍案稱奇,贊不絕口。

北京史家實驗學校京劇團20多位小朋友的京劇表演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喝彩。觀看精彩節目的同時,便宜坊的工作人員介紹了元宵工藝,并現場制作、講解、互動、烹飪,熱騰騰的元宵端到了所有到場嘉賓的面前,同胞們欣賞著《臺灣元宵節活動集錦》,分享熱鬧場面,一起品鑒美味,共同慶賀團圓。一首由在京臺灣青年表演的器樂合奏《望春風》,將大家帶入佳境,享受著美好的幸福時光。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峽兩岸開啟互動交流以來,每年都有很多北京和臺灣大小朋友互訪。而且不少兩地青年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家庭。本次活動,請來岳光和宋憶一家人線上探親,和嘉賓們分享他們甜蜜的愛情故事。隨后,兩岸同胞同唱一首歌《團仔圓妞》主題曲。相隔千里,隨著同一個旋律、跳同一支舞、唱同一首歌,情至深、意之切、心之近、誼之濃。

北京市臺辦主任霍光峰到場參加活動并為兩岸同胞送上祝福。活動還設置了抽獎版塊,將氣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尤其是霍光峰主任現場抽出30位高雄幸運觀眾,更讓高雄現場歡呼雀躍。中獎的30位幸運觀眾將來北京參觀交流,延續兩岸同胞的深情厚誼,續寫中華民族的錦繡華章。(東城區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