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京臺教育領域交流合作,促進兩岸教育事業共同發展,7月22至28日,北京市舉辦2024京臺教育交流周活動,由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三個專場組成。來自臺灣教育界的110余名專家、學者、師生代表來京參加教育交流周相關活動。

7月23日,以“攜手并進 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4京臺教育交流周·職業教育專場在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舉辦。論壇由北京市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市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承辦,全國臺企聯、北京市臺協、臺灣中華餐旅教育學會、臺灣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等協辦。來自京臺相關學校、企業代表、職教專家等100余人參加了活動。活動旨在推動兩岸職業教育融合發展,通過開展職教論壇、交流展示、創業大賽、參訪體驗等,促進京臺職業教育領域人文交流、技能融通、人才共育。

論壇開幕式上,豐臺區委常委、副區長田濤介紹了豐臺區職業教育所取得成果和區域教育資源優勢,表示豐臺作為首都功能拓展區、中心城區增長帶、城南發展引領者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后發優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豐臺將以“五氣”連枝助推區域倍增發展,孕育出“花開盛世、豐宜福臺”。將以本屆論壇為契機,與臺灣職技同仁同心同行,共同譜寫京臺兩地職業教育發展新篇章。

北京市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王福海在致辭中表示,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京臺兩地職業教育各具特色,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希望進一步深化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林天良在發言中表示,希望京臺雙方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交流,共同開展職業教育產學研方面合作。

中華國際技職教育交流發展學會理事長吳茹慧表示,企業既是產教融合的責任主體,更應具有長遠發展的戰略目光和人才培養觀念。企業要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把需求前置到職業院校人才培養中,打造學校企業優勢互補和更合格、更匹配的職業人才格局。


京臺兩地職業教育專家邢暉和劉聰仁分別作了《產教融合的政策推動與實踐探索》《臺灣技職教育發展趨勢與政策綱領》主題分享。兩位專家分別從兩地職業教育政策出發,分享了兩地職業教育發展的特色亮點、產教融合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期望校企能夠“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實現“1+1>2”的聚合效應,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實現產業所需與學生所學的同頻共振,促進教育與產業互融共長。

論壇上還舉行了北京市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委員會與中華餐旅教育學會、鼎泰豐餐飲公司與豐臺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在職技人才培養、教師培訓、設備設施共建等方面開展合作。京臺兩地餐飲大師和學生還進行了比武交流和菜品展示,促進了兩地學生互學互鑒。

論壇期間,京臺學校和企業家圍繞京臺餐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作了交流發言。北京市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校長趙愛芹以《學校餐飲藝術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題,介紹了學校在餐飲藝術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臺灣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校長孫逸民、北京聯合大學烹飪與營養教育系主任姜慧、高雄餐旅大學副教授屠國城、臺灣職工教育與職業培訓協會理事長孔祥科、北京宴禧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秀龍等嘉賓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學校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在產教融合、校企共育中的作用,以及對人才的需求和對職業教育的期望。

論壇還啟動了第三屆“青創谷”京臺青年創業技能大賽,為兩岸青年創業者提供展示才華、交流合作的平臺,激發青年創業熱情,助力京臺青年實現夢想。

據悉,京臺職業教育論壇去年首次在豐臺區舉辦,旨在發揮首都職業教育資源,通過交流研討、技能展示、產業合作等,著力打造京臺職業教育領域人文交流、技能融通、人才共育的平臺,深化京臺職業教育交流合作。